高貴的鋼琴、低賤的工資!史坦威曾經也是血汗企業:19世紀發起美國最重要的勞工抗爭之一

清晨的紐約仍瀰漫著昨夜鍛造鋼琴響板的餘溫。在曼哈頓的史坦威工廠內,數百名工人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勞動。他們的手指熟練地打磨、拼接、調音,將原木與金屬化為能發出天籟之音的樂器。這些工匠多來自德國移民家庭,以精湛技藝讓史坦威鋼琴成為世界頂級品牌。

然而,他們的生活卻遠不如這些鋼琴般優雅……

1872年的春天:工廠的沉默,正在醞釀一場革命

工時長、薪資低,工人們的反抗意識正在醞釀。 史坦威工廠的工人平均每天工作 10至12小時,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。當時的美國工業化飛速發展,但企業主極力壓低薪資,阻止工人組織起來。史坦威的工人們知道,僅靠個人努力無法改變現狀,他們需要團結起來。

史坦威曾經的曼哈頓工廠

工會崛起,工人團結爭取權利

1859年,工人們開始行動。他們與其他鋼琴製造者聯合,組成「聯合鋼琴製造者工會(United Pianoforte Makers)」。這是一個由德國技工為主的工會,最初勢力較小,但仍試圖透過談判爭取更合理的薪資與待遇。然而,公司高層對此態度強硬,甚至解僱多名參與工會的工人,以打壓組織運動。

1863年,工人們進一步組織了「鋼琴製造者工會(Piano Makers’ Union)」,勢力更加壯大,成員超過 3000人,開始對各大鋼琴公司施壓,要求:

.加薪25%
.禁止公司隨意解僱工會成員
.確保公平的工作條件

在這場談判中,史坦威公司終於讓步,願意提供 15%的加薪,但其他關鍵要求仍被拒絕。這場鬥爭讓工人們意識到,他們的聲音開始被聽見。

1872年:八小時工作制的戰爭

1872年,紐約的勞工運動進入高潮。「八小時工作制(Eight-Hour Movement)」的口號響徹全城,各行各業的工人都在爭取減少過長的工時。史坦威的工人們也發起了一場歷史性的罷工,要求:

.每日工時從10-12小時縮短至8小時
.薪資提高20%

史坦威公司對此強烈反對。他們認為,縮短工時將影響鋼琴的生產效率,導致成本上升。在僵持不下的情況下,公司提出 「折衷方案」:

.工時縮短至 9小時
.工資僅增加 10%,遠低於工人要求的20%

這樣的讓步並未能平息工人的怒火,罷工仍在持續。但最終,工人們在經濟壓力下逐漸回到工廠,這場運動未能完全成功。然而,這場罷工影響深遠,成為19世紀美國最早的大規模工人運動之一,為後續的工會組織與勞工法改革奠定了基礎。

然而,這場罷工讓史坦威公司開始思考,如何避免未來類似的勞資衝突…

1872 New York City eight hour day strike

史坦威村:資本的反擊

意識到工人力量的崛起,史坦威家族決定改變策略。他們在 紐約東河對岸的阿斯托里亞(Astoria)購買大片土地,建立「史坦威村(Steinway Village)」,這是一個完全由公司掌控的社區,包括:

.工人住宅
.學校

.商店與娛樂設施
.自家鐵路系統,方便工人通勤

乍看之下,這個村莊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,但背後的用意卻是削弱工會的影響力。史坦威希望透過這種「公司城鎮」的模式,讓工人依賴企業,減少他們參與工會的可能性。住在史坦威村的工人,等於是「公司的人」,如果他們發動罷工,可能失去工作,甚至會被趕出家園。

不過,這並沒有完全壓制工人的反抗。

1875年規劃的史坦威村

1880年:烤漆工人罷工,抗爭重燃

1880年,一場新的抗爭爆發,這次的導火線是 「烤漆工人的薪資問題」。上漆工人在史坦威工廠中負責為鋼琴外殼塗漆,使其擁有光滑亮麗的外觀。他們的技術要求高,工作時長且需要長期接觸有毒化學溶劑,對健康造成極大傷害。

現代鋼琴烤漆過程,須戴上專用面罩

工人要求加薪,以反映工作的技術性與健康風險
>資方拒絕,導致上漆工人發動罷工
>罷工迅速擴大,整個史坦威工廠響應
>曼哈頓與阿斯托里亞的工人聯合,全面停工

這場罷工幾乎癱瘓了史坦威的生產線,迫使資方與工會談判。最終,史坦威公司讓步,同意提升部分薪資,但仍未完全滿足工人的所有訴求。

後續影響:工人運動的延續

1880年代後,史坦威的工人運動雖然一度受到壓制,但仍持續進行。到了20世紀,工人們的權益逐漸得到改善:

.20世紀初,美國政府開始推動勞工法改革
.1938年,《公平勞動標準法》(Fair Labor Standards Act)正式確立八小時工作制

.史坦威工人加入 國際電子工人-美國通信工人工會,確保自身的勞工權益

備註:國際電子工人-美國通信工人工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Electronic Workers-Communications Workers of America

鋼琴工匠與勞工運動的回響

史坦威工人的故事,是 美國工人運動歷史的一部分。他們的勇氣與抗爭,即便在資本壓制下,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。這場鬥爭不只是為了個人薪資,更是為了勞工階級的未來。

這些雕琢琴鍵與琴弦的工匠,也在歷史上刻下了一段動人的勞工奮鬥篇章。

資料參考來源:
https://www.immigrantentrepreneurship.org/entries/heinrich-engelhard-steinway/
https://canadianlabour.ca/who-we-are/history/1872-the-fight-for-a-shorter-work-week/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1872_New_York_City_eight_hour_day_strike
https://queenseagle.com/all/2021/7/22/gilded-age-labor-struggles-and-how-steinway-amp-sons-moved-to-astoria

分享你的喜愛